剪辑制作视频一般包括很多步骤,主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而定,接下来介绍一下在剪辑视频和制作视频过程中,要掌握哪些剪辑技巧。
画面色彩
画面中尽量避免纯黑,纯白色,即使是黑色,采用压到非常暗的红色,蓝色等来代替,将会使整体的色彩更协调,由整体色调来决定具体的色调。如果感觉片子不够亮或不够暗,尽量尽量避免整体加亮或减暗的绝对方法处理,代之以增大亮部面积和比例之类的相对方法解决。使用曲线工具更易控制画面局部的调整。对于金属光泽的质感,主要原则是“金不怕黑”,也就是说金属质感的产生必须要有暗部,尽量使用移动的灯光营造流动的高光效果来代替反射贴图,可以使用负值的灯光来制造暗部。
构图
除了严肃、权威、力量等表现场景以外,尽量采用不对称构图;尽量从视频制作剪辑、衔接的角度考虑构图,不要太执着于单画面构图。以电视的长宽比、单个镜头的构图非常困难,构图的时候我们通常考虑的不仅仅是电视上展现出来的那一部分,应该全面考虑动态的、时间与空间都有变化的立体构图。
声音与画面
对于是环境声,不必和视频画面的制作剪辑严格对应,一般来说环境声先入后出。根据波形图和画面的剪切点错开1-2帧感觉比较好,用眼睛和耳朵去感觉,不要太执着与波型图和剪切点的一致。有的时候要考虑声音传到您的机器里面所对应的环境声比“环境场景”可能要稍有延迟,对于一些大的场景的现场收音与后期制作,我们要注意这点,毕竟光速与声音的传递速度相差很多。
审美能力
审美能力,是衡量一个视频剪辑师的重要因素。因为视频本身就包含视觉和听觉两个部分,好的视频自然需要有好的画面和音乐,而这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。
培养审美能力,就是培养自己对于美的发现能力,如果你对于素材的好坏没有赏析能力,又怎么能做出好的视频呢?
审美能力虽然和自身的生长环境有很大关系,但依然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(如大量阅片,听好听的音乐等)来提升,这提升的是你剪辑能力的上限。
剪辑思维
虽然你和大神都是用PR、AE等软件做视频,但是成片效果却有云泥之别,究竟是什么原因呢?其实就是剪辑思维的差距。
视频剪辑圈有这样一句话,一个成熟的剪辑师,一定是一个既懂剪辑,又懂编剧,还懂如何讲故事的人。
有剪辑思维的人,能把各种精彩的片段有机的融合在一起,诉说一个引人入胜的完整故事,让人有共鸣。
而没有剪辑思维的人,剪出来的作品只让人感觉是各种素材的机械拼接,没有灵魂。
观众思维
诚然,在剪辑时你就像是导演,对自己手中的片子再熟悉不过了,剪的时候很容易加快视频的节奏,但这容易忽略观众的观感,导致观众看不懂片子,或者理解起来很难。
所以,你需要培养自己的观众思维,让自己的片子节奏和缓,给予观众接收信息的时间,让信息的传递更有效、更准确。
光效
通常过度模糊的、僵硬的光效不是很好;僵硬的、快速变化或者说始终保持变化的光效更出色。尽量自己制作最合理的光效,比如说使用PS画个几层,然后再在合成中去调整,直接使用软件插件的光效虽然简单实用,但是很多时候不适合具体的问题。不要滥用光效以及避免长时间使用光效,同时要控制光效的层次,即使是最简单的glow发光特效;建立2-3层亮度和颜色都有偏差的层上去分别调整,效果会更出色。
总结:视频剪辑时,如果是电脑操作,新手可以使用快剪辑,也可以使用相对专业一些的Pr软件来剪辑。如果是手机剪辑的话,可以使用快剪辑、剪映等,上手简单易操作。